曼城後悔嗎?4000萬賣走的邊緣人,如今成切爾西的“大場麵先生”
“整個賽季,所有人都在對91蜜桃视频入口說三道四。”切爾西世俱杯奪冠後,科爾・帕爾默的發言帶著不羈,卻道盡逆襲的底氣。3-0完勝巴黎聖日耳曼的決賽中,這位23歲前鋒梅開二度+助攻,用統治級表現證明:他不僅是藍軍的“現在”,更可能成為比肩蘭帕德、德羅巴、阿紮爾的“未來傳奇”。
帕爾默的切爾西生涯始於2023年夏窗,4000萬英鎊的轉會費在當時不算天價,卻成了“雙贏”的範本。在曼城時,他雖隨隊拿過4座獎杯(包括歐冠),卻坦言“沒參與感,不算真正的冠軍”——19場英超零進球的經曆,讓他渴望“以核心身份書寫傳奇”。
轉投切爾西後,他的爆發如火山噴發:兩賽季打入37球(遠超曼城時期),按此效率,27歲即可躋身“百球俱樂部”。正如他所說:“我不想做配角,要成為改變比賽的人。”這種執念,恰是蘭帕德“跑不死”、德羅巴“決賽定乾坤”的精神延續。
帕爾默的“大心髒”早已顯現:
· 效力曼城時,社區盾對陣阿森納打入標誌性弧線球,歐洲超級杯頭球扳平助球隊奪冠;
· 歐洲杯決賽替補登場為英格蘭扳平,雖惜敗仍顯價值;
· 本賽季歐協聯決賽、世俱杯決賽連續當選最佳,世俱杯兩球一助的表現,讓人想起德羅巴(切爾西10場決賽8勝9球)的“決賽基因”。
對陣巴黎時,他從右路內切的招牌動作,既有著阿紮爾般的靈動,又帶著蘭帕德式的精準——兩記推射遠角如出一轍,助攻若昂・佩德羅的傳球則展現“中場指揮官”視野。正如主帥馬雷斯卡所言:“大場麵才是他的舞台,這次他又做到了。
高光背後,帕爾默也曾陷入困境:2024年初,他經曆18場英超球荒(3個月零進球),社交媒體質疑聲四起。但他用“更強的鬥誌”回應:“不進球時,感覺在拖球隊後腿。但我心態夠硬,隻會更想證明自己。”
這種韌性,與蘭帕德“從西漢姆棄將到隊史射手王”的逆襲、阿紮爾“克服傷病重回巔峰”的經曆一脈相承。世俱杯前,他僅在對陣帕爾梅拉斯時打入1球,卻在決賽突然爆發——這不是偶然,而是“低穀期默默打磨”的必然。
23歲的帕爾默已手握歐協聯、世俱杯冠軍,即將迎來首個“主力歐冠賽季”。他的獨特之處在於:融合了蘭帕德的進球效率、德羅巴的決賽統治力、阿紮爾的技術靈性,卻又有自己的風格——瘦高身材下的“懶癌式靈動”,看似漫不經心,卻總能在關鍵區域製造殺機(世俱杯決賽4次推進突破、7次參與進攻,均為全場最高)。
切爾西正圍繞他構建未來:若昂・佩德羅、利亞姆・德拉普等新援的加盟,減輕了他的得分壓力。正如文章所言:“他可能複製德羅巴的決賽勝率,超越蘭帕德的進球數,成為像阿紮爾一樣定義時代的球員——時間站在他這邊。”
上一篇:阿森納敲定21歲後防堅盾,被譽為西甲單防能力最強後衛
下一篇:返回列表